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】辛贵强《骑蟋蟀经过秋天》

辛贵强 在场主义散文 2020-09-04


第三期(丙申八月)在场微散文优秀奖

 授奖辞:辛贵强的《骑蟋蟀经过秋天》,以童话般的叙述方式,通过人与蟋蟀关系的奇妙想象,表达了生命的诗意与不可捉摸。

骑蟋蟀经过秋天

文/辛贵强

我骑着一只蟋蟀,一头闯入秋天。

载我的这头坐骑,有战马的神骏,老虎的威严,善跳跃,喜打斗,金属音质的嘶鸣之声响彻原野,穿透夏季的堡垒,摧毁我生命的一角。

可它并非蒲老爷子笔下那只灵异诡谲、连公鸡都打得败的“促织”,而是乡村一只普通的“地油子”。它与数量众多的同伴,一起在地表下抚琴鼓瑟,举行盛大的团体合奏,使得秋声四起,催来以黄为主色调的满眼秋色。

于是,我的生命站在了秋天的维度,置身于秋虫的喧嚣。我不甘心。我还有许多夏天的事没做完。我的心理还滞留在火热的夏天。我渐趋衰老的身体不太适宜一天比一天凉的秋天。可那只个头巨大的蟋蟀不由分说,驮起我猛然一跃,便脱离了夏天。

在秋天的疆界,我遇到了老本家,也当是祖宗的辛弃疾。这个有着浓厚英雄情结的人,已站在人生秋天。多半生修炼,使他养成内敛、含蓄及旷达心性,并学会了狡黠与掩饰。无论为诗为赋,还是宋已不宋之时局,都已不言“愁”字。这时正是赏菊看雁过之时,一阵秋风扫过,他借一个寒颤感叹,这鬼天气,好凉。李清照也在场,对于情困与国之愁绪,她比男人们爽快得多,峨眉一蹙,一声清叹:“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”

在这里,我还真遇到了蒲松龄笔下那只蟋蟀。人们养它敬它,送它入宫,原来为赌为乐。而它自己,只想为情而歌。

蟋蟀死去时,会是满地白霜,还是初雪飞扬?我呢, 又会如何?

(校对:孙建书     550字)




积极尝试精神自由态度的写作

辛贵强


没有期望获什么奖,只是以锻炼提高“在场”写作的技能与水平的愿望参与进来。我真实的想法是,从理论自觉进入到写作自觉、文本自觉中去。可没想到,却撞了个优秀奖。

在场主义,主张去除遮蔽,呈现敞亮,抵达事物真相。关键词是“精神性,介入性,当下性,自由性,发现性”。还有人从方法论意义出发,提出四个“非”,即非主题性,非完整性,非结构性,非体制性。我考虑,这“四非”,无非还是“自由性”的体现,也是追求主体精神解放的提倡。

    在场微散文,短小到只有区区几百字。但是,既然钤上了“在场”印鉴,就得自觉进行写作态度与方法的转变,说其是进行一场自我革命,也未尝不可。

我这次的参赛文章的标题是《骑蟋蟀经过秋天》。这个标题有点张狂,甚至有点荒唐,但是我觉得不雷不狗血,不违真实。想想看,立秋在三伏,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。单靠感觉和日历的提醒,人的潜意识不会立即脱离夏天。蟋蟀的出现,使我猛然醒悟:秋虫鸣唱,果然是秋天了。也就是说,我的内心和灵魂,是被蟋蟀载入秋天的。

标题提示文章,自然也是文眼,并影响到一篇文章的基本风格。于是,在接下来的书写中,我尽可能让灵魂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,飞起来,舞起来。我以秋天为枢纽,粘连了古今秋天里的一些人与事,以及我的人生境况,意象杂陈,神驰意飞。整篇文章呈不成线的点状,散光乱晃。据说,越不想说明什么,说明得东西就越多;越不知道说什么(具有一定的模糊性),才越显得深奥(笑)。当然,也不能弄得成了一盘散沙,像精神病患者的胡言乱语,总的精神关照还得有。我这篇文章的底蕴是什么呢?我自忖,是生命意识的渗透,是生命之光的照耀——这个秋天,只是我生命中的一站,所以我说“骑蟋蟀经过(路过)秋天”。这样,文章于散乱中就有了黏合与集中,不至于真的写成“散文”。

散文如何叙事,是散文界都面对的重大课题。我在“在场”找到了好的方法,找到了突破口,我愿意进行更多、更深层次的积极尝试。

(校对:袁志英)





辛贵强,晋人,山西省作协会员。从1970年参加工作至2012年退休,先后从事民办教师、县报社编辑、县委办与新闻办文字工作。曾获市级五一劳动模范表彰,被市工会记一等功一次。现休闲在家,煮字疗饥。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老《散文世界》《山西文学》《黄河》《福建文学》《山东文学》《朔方》《芳草》《奔流》《岁月》《小小说选刊》《小品文选刊》等刊物,著有散文集《背着太阳行走》,发表散文、小说、报告文学逾百篇,多篇文章获奖或收入各种文集。



在场微散文奖丙申九月主题

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:“时盛暑溽热,移斋园亭。”

  丙申入秋以降,溽热不消,人畜饮食不甘。无风之夜,人月朦朦,心无所寄。你在想些什么?抑或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?

在场微散文2016年9月主题:昨夜无寄。

(《昨夜无寄》,也许是一个梦,一件事,一段情,一个故事,“昨夜”是确定的,内容是丰富的,“寄”是灵动的,关键是所思所写所寄要贴近现实,富有意义)

在场微散文奖

在场微散文群,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,旨在宣传、交流、倡扬在场写作。

在场微散文,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,主张通过在场性、微叙事、快节奏的书写,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。

在场微散文奖,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,每月一期,每期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名,优秀奖若干名。

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。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6个省市区。

在场微散文九月征文一人一稿,上限为550字,必须是原创首发(如其他平台、网站、论坛已发的,请勿投)。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、作者和字数,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,简介写在文章下面。截稿日期为9月25日。谢谢!
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
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

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

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

在场微散文丙申六月第一期目录

在场微散文第二期目录 (2016年7月

在场微散文第三期目录 (2016年8月)

周闻道 | 微散文: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

【特约月评】草原凤凰:简评林中蔓青《六月栖栖》

【特约月评】草原凤凰:哭不出也笑不成—— 简评常忠魁微散文《扫盲》

【特约月评】草原凤凰:简评东珠《蛛言不尽》

文虽短,意可达海;奖虽微,情真如山......

在场编辑团队

总    编:周闻道

副总编:晓来轻酌

编    校:邹安音(组长)、宁静(副组长)钱昀、建书、偏说、刘小四、六六、刘爱国、刘月新

朗    诵:海之魂(组长)郭万梅、赵文、鹤山丁丁、杨丽、花语、龙丹、吴海燕、章涛

制    作:晓来轻酌、相相、袁志英

投稿须知

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、留言和赞赏功能,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,请勿一稿多投,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,请勿投。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,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。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。

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:zczy0838@126.com

《在场》杂志投稿邮箱:zczy0838@163.com

在场网站:http://www.zczysw.com/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